1 工程概况
某桥梁工程全长77.8m,主桥为双曲拱桥,共计三跨,引桥为简支梁桥,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墩。该桥修建的年代较为久远,在多年的使用中,受到雨、雪的侵蚀,以及车辆荷载的作用,使得桥梁的病害问题逐渐增多,安全隐患随之增大。相关部门对该桥实行试验检测,依据检测结果,将该桥评定为四类桥,即危桥。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,经过研究后,决定对该桥实施改造。因该桥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,最终决定保留原桥,针对病害问题,采取有效的维修加固措施。
2 桥梁养护工程质量控制
2.1 主要病害
由该桥的试验检测结果可知,桥梁主要存在如下病害:露筋、裂缝、拱肋破损等。其中拱波位置处存在露筋现象,部分拱波混凝土有被水侵蚀的迹象;拱波上有宽度为0.15mm左右的横向裂缝,1#拱肋三根主筋外露,长度约为3.0m,2#拱肋底面钢筋外露,破损面积约为20%,3#和4#拱肋均出现的破损;拱桥上部承重构件出现宽度为5.0mm左右的裂缝,两侧纵向贯通。
2.2 维修加固方案
为恢复原桥的使用功能及承载能力,在对其开展维修加固的过程中,要编制合理可行的方案。结合该桥的实际情况,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桥梁加固补强,即钢板粘贴、增大截面积、聚合物砂浆加钢丝网片加固。同时为***限度降低桥梁的自重,决定全面清除原桥的拱上填料,换为轻质PVC管加陶粒混凝土。各部位的维修加固方案如下:
2.2.1 主拱圈
采用粘贴U形钢板的方法加固主拱肋;对于主拱圈上宽度在0.15mm以内的裂缝,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,宽度超过0.15mm的裂缝,可以通过压注加固环氧树脂胶液的方式处理。
2.2.2 腹拱与立柱
为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腹拱与立柱的强度,应全面凿除混凝土表面1.5cm深度的碳化层,用聚合物砂浆和钢丝网片加固,钢丝网片与混凝土表面应保持4.5mm左右的距离。
2.2.3 桥面系
将整个桥面系全部更换,具体包括桥面铺装层和栏杆等设施。采用现浇的方式施工桥面铺装层,铺设填料前,先施作防水层,以免桥梁上部结构遭受水体侵蚀,***结构。
2.2.4 桥台立柱
桥台立柱上宽度在0.15mm以内的裂缝,可以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;宽度超过0.15mm的裂缝,则可用压注环氧树脂胶液的方法处理。
2.3 前期质量控制
2.3.1 质控目标
该桥梁养护维修加固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分项优良率达到95%以上,要求维修加固后,达到如下效果:
(1)经过维修加固后的桥梁,应恢复***原桥的荷载等级水平,加固后,上部结构不增加任何荷载。
(2)桥梁维修加固期间保持正常通行,***限度减轻对交通的影响,并使桥梁尽可能保持原貌,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。
(3)加固后的桥梁要增加安全储备,在充分考虑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基础上,将维修加固的重点放在承载力恢复、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等方面。
2.3.2 施工步骤与工艺
本次桥梁养护维修加固的基本施工步骤如下:对管径为200mm的水管作迁移处理,随后封闭行车道的交通,对拱上立柱实施加固,更换腹拱位置处的微弯板,并将行车道的桥面系全部拆除,在主拱肋位置处粘贴U形钢板,拱上填料后,铺设防水层,对桥面铺装层实施现场浇筑,待铺装层养护完毕后开放行车道,铺设桥面附属设施,维修加固完毕,竣工验收。
2.4 养护过程质量控制
在本次桥梁养护维护加固中,涉及的主要施工工艺包括植筋、封闭裂缝、钢板粘贴、除锈防腐以及聚合物砂浆加钢丝网片外包等。养护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:
2.4.1 植筋施工质量控制
植筋工艺中,使用机具主要有空压机、植筋***等,材料包括钢筋和胶黏剂。植筋施工质控要点如下:
(1)依据设计要求,准确标示钻孔位置,当孔位碰到原有钢筋时,应适当调整钻孔位置;孔深与锚筋的埋设深度应相同,孔径比锚筋大4.0mm。
(2)钻孔完成后,要及时检查孔深、孔径,确认合格后,将孔内的粉尘吹净,随后用毛刷和棉布等将孔壁刷净,再用压缩空气吹孔,如此反复3~5次,确认孔内无灰尘及碎屑后便可停止,***用棉布蘸工业酒精拭净孔壁,并对孔口做临时封闭处理,以免落入杂物[1]。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废孔,应在清洁后用植筋胶填塞密实。
(3)植筋施工中,采用植筋***灌注胶黏剂,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灌注量,即孔深的2/3,要确保植入钢筋后,孔内有少许胶溢出。
(4)注入胶黏剂后,应及时用植筋***将钢筋插入孔内,直***达到设计深度为止,保证植入钢筋与孔壁的间隙均匀,之后校正钢筋的位置与垂直度;在植筋胶要求的固化时间内,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扰动钢筋,孔口周围不得存在明水。
2.4.2 钢筋除锈施工质量控制
在钢筋除锈工艺中,使用的主要工具有砂轮机、空压机等,材料包括聚合物砂浆、阻锈剂等,其中聚合物砂浆在现场配制,并按照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制作试块。钢筋除锈施工质控要点如下:
(1)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负责观察结构物钢筋,并将锈蚀的部位准确标出。随后沿着锈蚀的钢筋方向全面清理混凝土,需要注意的是,因钢筋锈蚀造成截面小于原直径2/3时,则应凿除混凝土,直***露出该处完整钢筋后,采用搭接的方法补强钢筋[2]。
(2)使用钢刷对钢筋表面的浮锈加以清除,使钢筋露出金属色泽;在钢筋表面涂刷阻锈剂,达到防锈、阻锈的效果;***用聚合物砂浆修复破损部位。
2.4.3 封闭裂缝施工质量控制
(1)确定需要作封闭处理的裂缝位置;将混凝土构件裂缝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,随后使用毛刷蘸有机溶液,将裂缝两侧2.5cm范围内擦拭干净,不可以使用清水冲洗,要保持裂缝内壁干燥。
(2)使用环氧树脂胶封闭处理好的裂缝,先在裂缝两侧涂抹一层环氧树脂基液,再抹一层环氧树脂胶,厚度控制在1.0mm左右[3]。
(3)涂刷两层环氧树脂胶液,待胶液完全固化后,打磨处理混凝土表面,使其达到平滑的效果。
2.4.4 裂缝注浆质量控制
在裂缝注浆工艺中,使用的主要工具有钻机、注浆泵、吹风机、钢丝刷等,材料为环氧树脂浆。裂缝注浆施工控质要点如下:
(1)沿着裂缝的走向,按照20~40cm的间距布置注浆嘴。需要注意的是,以下位置均应埋设注浆嘴:裂缝交叉的位置、裂缝宽度比较大的位置、裂缝的端部、裂缝贯穿处、钻孔内等。
(2)每条裂缝上***少应有一个注浆嘴、一个排气嘴和一个出浆嘴,这是最为基本的配置,是保证注浆质量的前提。当裂缝封闭后,要及时开展压气试漏工作,检测裂缝的密闭效果。
(3)试漏的具体程序如下:当用于封闭裂缝的胶泥具备一定的强度后,便可沿着裂缝方向涂抹肥皂水,同时从注浆嘴向裂缝内通入压缩空气,若是出现气泡,则表明存在漏气的现象,针对漏气部位,要及时修补,采取密封的方,直***不漏为止.
(4)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压入环氧树脂浆,并在***一个注胶嘴冒浆后,保持恒压一段时间,直***进浆速度低于0.1L/min后,再灌5min,确认无气泡冒出便可停止[4]。
2.4.5 外包质量控制
在聚合物砂浆加钢丝绳网片外包工艺中,使用的主要工具有植筋***、空压机、喷***、吹风机等,材料包括聚合物砂浆、钢丝绳网片、螺栓杆以及灰浆等。该工艺的施工质控要点如下:
(1)将混凝土表面深度在1.5cm的碳化层全部凿除,随后清理基面,将混凝土表面的各种杂质去除干净,包括浮浆、油污等,使新鲜的混凝土基面露出。按设计图纸,用切割机将钢丝绳网片裁剪好,并通过固定销将网片固定于结构上。
(2)通过钻孔机在固定销处钻孔,钻好后将对螺栓杆植入,以此作为支点,将开口销作为绳卡,连接网片。螺栓杆的长度应控制在5.5cm,直径以4.0mm为宜,埋深不小于4.0cm,间距为15cm。用于固定构件端部的套环,埋深应不小于6.0cm,喷涂灰浆前,可以用***水清洗施工面,并在表面无明显的水迹后开展喷涂施工[5]。
(3)喷涂可采用分段、分层的方法,上层喷涂的灰浆干燥后,方可喷涂下层;按设计厚度对边板压条定位、找平,以分层、分批的方式涂抹聚合物砂浆,控制好每次的涂抹厚度,既要便于施工,还要确保质量达标,上层涂抹完毕并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;涂抹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,要及时抹面、收光;聚合物砂浆收光后的0.5~4h内,采取洒水的方式养护,时间不少于7d。
2.4.6 钢板粘贴质量控制
在钢板粘贴工艺中,使用的工具较多,包括砂轮机、空压机、吹风机、植筋***等,材料有钢板、砂浆、灰浆、螺栓杆、环氧树脂等。该工艺的施工质控要点如下:
(1)根据设计图纸中给出的钢板尺寸,由专业的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测量定位,使用墨线弹出钢板的位置大样;随后将基面上较为疏松的混凝土全部凿除,若基面上存在纵向或横向裂缝,则可按缝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,如裂缝封闭或裂缝灌浆等。
(2)表面存在浮油、污物的混凝土,可用硬毛刷蘸工业酒精进行清理,然后打磨表面,露出坚实的混凝土,通过压缩空气将粉尘吹净,用清水冲洗;对于不平的表面,为避免其对粘贴施工质量造成影响,可以使用***树脂砂浆将表面修补平整;按放样尺寸对钢板下料,本次施工中选用的是厚度为12mm的Q345B钢板[6]。
(3)为进一步增加钢板的粘贴性能,可以用磨光砂轮机和钢丝刷磨机对钢板表面做除锈和糙化处理,经过处理之后的钢板,表面应有金属光泽,并且糙化的纹路要尽可能大,而纹路的方向则应与粘贴部位的受力方向相垂直,当表面处理完毕后,使用脱脂棉蘸取工业酒精,擦拭钢板表面,确保洁净。
(4)按现场植埋螺杆的位置,在待粘贴的钢板上放样,用冲击电钻打孔,为给后续安装***便利,钻孔直径应略大于锚栓直径;可在混凝土与钢板之间放置厚度为3.0mm垫片,并将钢板套在螺栓上,调整水平后牢靠固定,然后收紧螺栓,确保钢板与混凝土表面的间隙在3.0mm以内,不得超出,以免间隙过大影响灌注质量[7]。
(5)在施工现场按照产品说明书配制封边胶,经过准确称量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洁净容器内,然后用腻子刀沿着同一方向不断搅拌,从而使胶液达到均匀状态,搅拌时避免容器进水;按50cm左右的间隔距离在钢板的注入孔上黏结注浆嘴,并将排气管插入钢板边缘,用封边胶将钢板边缘及周边的缝隙、注浆嘴周围的间隙密封;12h后,待封边胶达到固化后便可通气试压,以此来检验钢板封边是否达到密封效果,若是存在泄漏的部位,应及时封闭。
(6)粘钢灌注胶配制好以后,应倒入压力罐内保存,压注粘钢灌注胶时,压力控制在0.2~0.4MPa,通过注胶泵将压力罐中的粘钢灌注胶,经塑料导管从注入嘴灌注到钢板与混凝土的间隙内,注胶过程中,要确保压力稳定,直***同一块钢板上所有排气孔都有胶体溢出后,保持当前的灌注压力,将所有的排气管封闭,再以较低的压力维持灌注10min左右。
(7)使用小铁锤轻轻敲打钢板表面,以此来确认灌注是否密实。当灌注完毕后,应静置24h,待胶体完全固化,在此期间要防止外界振动对钢板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造成影响。养护好以后,要检测注胶的饱满度,空鼓不超过5%为合格[8]。以小锤敲击法检查时,可以通过响声判断,若是敲击后未出现空洞声,则说明灌注得密实。要将粘贴钢板分区,逐一测试空洞面积,在空洞处重新打孔灌胶直***饱满为止。
3 结语
桥梁养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,尤其是对于一些病害问题较多的桥梁,在养护时,应以维修加固为主,选择适宜的技术措施消除病害,恢复桥梁的使用性能,提高承载力,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。同时要控制好养护施工质量,***限度地发挥养护施工效果。